Skip Header

聚焦亚洲:亚洲转变增长模式

2022年12月13日
亚洲多家央行的立场普遍与美联储保持一致,但亚洲不少国家外汇储备充足,且外债水平温和,因此较以往紧缩周期展现更强韧性。

年内,美元走强,加上全球央行跟随美联储相继加息,多次触发资金流出亚洲市场,这种情况可能继续在2023年影响投资气氛。尽管如此,我们认为亚洲经济体较以往紧缩周期展现出更强的韧性。

随着财政状况改善,加上通胀相对温和,亚洲多个经济体目前有更大空间,即使仍要面对跟随美联储政策方向的压力,依然可根据自身需要调整紧缩步伐。此外,中国或将延续自身宽松立场;日本也一直坚持债券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;而印度本土经济稳健,因而能够保持灵活。

中国政策保持独立性

我们相信中国将不会跟随全球加息趋势,并将维持相对宽松的立场,有望在未来一年利好当地经济。然而,我们认为中国采取定向宽松的可能性较大,例如在不同地区下调按揭利率,而非全面降息。

尽管美元处于强势,但按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一篮子货币计算,人民币汇价应该可以维持相对平稳。此外,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债券仍然是最稳定的主权债券之一,具备为全球投资者带来分散风险的优势。

即使如此,中国经济仍面临多项短期挑战,包括收入增长疲弱、青年失业率相对偏高,以及出口可能转弱。预期未来数月中国将陆续重启经济,支持经济温和复苏。

日本坚守一贯立场

日本通胀温和,物价升幅全球最小,允许日本央行可以通过债券收益率曲线控制来维持宽松货币立场。然而,维持这一立场的代价是日元汇率的波动,且日本的通胀在10月升至3%以上。只要日元的弱势并未大幅推高进口成本,央行可能在明年继续采取收益率曲线控制以维持宽松环境。

日本企业的股本回报率持续改善成为一项利好趋势,并有望延续至明年。此外,日本企业拥有大量现金,有利于将偿债负担降至最低,因此日本股票有望成为给全球投资者提供分散风险的投资工具。 

亚洲显示较好抗跌属性

对于亚洲其他市场,我们继续看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,这些国家的增长前景乐观有助抵消通胀或美元升值的忧虑。印度受益于本土消费旺盛、投资增加、银行财政状况更为稳健以及高科技出口持续增长。虽然印度是商品进口国或将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,但相信当地可在2023年录得可观的实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。

在煤炭和棕榈原油为主的商品出口强劲带动下,印度尼西亚持续录得经常账户盈余。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印度尼西亚得以稳定财政赤字,情况预计可持续至2023年。我们看好印度尼西亚增长前景,尽管其庞大的贸易顺差可能随着商品价格稳定而逐步缩小。

鉴于通胀压力较温和,印尼在本次加息周期初期的加息步伐较多数亚洲国家相对缓慢,但当地央行已调整政策,赶上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。

对比以往的紧缩周期,不少亚洲国家的本土资本市场已有所增长,因此有能力减少对外部融资的依赖,一定程度限制美联储大幅收紧政策所导致的资本流出冲击。从历史汲取教训后,目前大部分亚洲国家已累积丰厚的外汇储备,规模远胜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或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。

对长线投资者而言,年内资金反复流出亚洲股票和固定收益市场,拖累相关资产估值低迷,当前亚洲证券显得更有吸引力。

展望2023年,随着大部分西方发达经济体面临经济衰退风险,全球投资者可把目光投向东方,分散风险并把握未来增长潜力。